在新型的学习场景中,学生不再是学生了,而是学校场景的拥护者和建设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场景革命的主角;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学习的场景——学生学习所依托的场所和背景,几千年来一直被方方正正的教室,或者规规矩矩的课堂垄断。
不过,学校教育正在展开一场方兴未艾的“场景革命”。校园从空间功能、空间技术、空间内容到学习组织,都在深度重构;师生们越来越多地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来到博物馆、美术馆、大自然等场景中,用全然不同的“触摸方式”进行学习。
学校“场景革命”划时代地提升着我们的教育想象。本文试图帮助教育人从设计思维和教学组织的角度,去洞察“场景革命”究竟将给教与学带来怎样的全新效能。
深圳中学新校区的3个突破
作者 | 深圳中学
来源 | 深圳中学《探营深圳中学新校区:教室“无”围墙 上课靠“导航”》
第一次到深圳中学新校区的人,一定为这座校园的设计所折服:借鉴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等学府的建筑风格,学校环境和硬件设施都堪称世界一流。
新校区建面逾17万平方米,集前沿科技、顶尖教学资源与创新型教学于一体,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超大平层的图书馆,有配备“兰引三号”天然草的标准足球场,以及游泳中心、田径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攀岩墙、跆拳道室、形体室等;学生宿舍沿笔架山河而建,沿河岸形成一公里长的“绿色长廊”。
典雅大气的校园建筑、无围墙的教室、沉浸式教学体验......
漫步校园,难免有点担心:抛开各种功能区域,仅教室就近200间——选课走班迷路了怎么办?
别怕!这个问题不存在的。依托智慧校园的学校园区导视系统,所有人均可定位目标建筑,实现线路导航。同时,园区导视系统还与电子班牌结合,电子班牌详细记录每位学生的课程表。大家只需要刷校园卡,就可以轻松查阅,还可以规划路线。
这块班牌甚至可以帮师生查看班级主页、课表与评价,还支持课表查阅、考勤、留言、预定教室。以考勤为例,早晚自习时,学生刷卡进出教室的同时,同步完成考勤。另外,通过刷卡或刷脸登录,学生还能够和家长实时沟通。
学校物业管理人员,享受“物联网”的便利——过去,若发现教室里灯没关,需要挨个关灯,如今只需使用物联管理一键关闭。
基于这样的信息触达系统,新校区创建了一个泛在信息交互环境,服务于教学、学生的成长体系。
图:深圳中学新校区俯瞰效果图
· 与山村学子共享一堂课
在新校区,还有从三维世界向虚拟空间转换的上课体验——
空中课堂,让学习打破时空制约:通过视频设备和电子黑板,线下教室可随时成为一个远程直播教室,成为“无围墙的教室”。借此,深圳中学打通与帮扶学校的渠道,结对并共享课程。在日常上课中,师生将传统黑板与电子黑板融合,通过触控切换。
教室墙壁被涂上纳米材料,变成“纳米黑板”,学生可以自由涂写,体验泛在化、沉浸式的学习场景。
同时,“智能教室”建有物联网设备,基于5G、AI技术,实现设备和场景结合;依托移动网络、基础网络覆盖,不断丰富移动教学场景,满足全地域、全场景、全过程学习。未来,学生可以在图书馆、体育场、艺术楼等,随时开启一门课程,享受沉浸式学习。
· “烟囱”式校园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过去,学校的教务、行政管理是一项体系庞大、繁杂的工作,由于师生、工作人员人数众多,信息收集、管理往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学校不同业务平台系统、账户等彼此孤立、造成各系统壁垒森严。
而深圳中学联手腾讯智慧校园打造的基础平台,打破了这种“烟囱”式结果,实现应用系统和业务系统解耦,数据互通,提高数据利用率及服务体验。
此外,深圳中学与各大学共同建设的实验室、工作站等都落地新校区,原东门校区的创新实验室和创新体验中心也在新校区升级。整体上,深圳中学新校区实现了几个突破:
一是空间突破
教学区,不同于传统校园的分散布局,四大学院楼与资源中心竖向叠加整合;首层架空;屋顶有花园。资源中心是连接各个学院的公共交流平台,集图书馆、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办公会议等辅助功能为一体。四栋学院楼为U字形围合布局,内、外廊相结合。即使下雨天,也不影响学生串门交流。
学生宿舍打破传统,变成了由高层宿舍、底层架空层及食堂组成的功能综合体,缩短了学生的生活流线。洗手间设置在两个学生宿舍中间(每两间宿舍共享一个洗手间),解决了通风、采光等问题。
二是功能突破
教室打破传统,实验室桌子和管线不固定在地面上;教室单元设置为35人班与50人班组合布局,可以多功能、多人数自由转换;实验室将各类管线设备设置在头上吊顶,让实验桌自由、灵活摆放,为未来灵活多变的教学创造条件。
生活区的食堂可变社团活动空间,公共活动区环境适宜。比如一层食堂部分空间改造成包房,非就餐时间段可变成学生社团的活动空间;生活区的二层架空层也如此。结合卫生区及会议区设置公共活动区,可为同层学生集会、休息,思想碰撞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配套突破
教学区有丰富的配套空间。多功能教室、多功能厅、黑匣子剧场、阶梯教室、STEAM创新活动中心等等,扩展了学生的学习互动交流平台。
风雨连廊,低碳舒适。教学区架空空间长达150米的风雨连廊,提供四个篮球场,以及其他非正式的校园活动场地,营造优质的综合教学生态系统;环形慢跑道,让你爱上跑步——利用生活区景观跨河设置环形慢跑道,增加学生课余的运动空间……
没有考试和班级,却有书店和咖啡馆……
作者 | 白滔滔
来源 | 童书妈妈三川玲《没有考试和班级,却有书店和咖啡馆……这群“傻博士”为什么执拗地创办这所未来学校?》
有这样一所学校——
看似有很多新潮书店、时尚咖啡馆、舒适的社交空间,还不考试,没有班级,其实是将学习生活与以孩子为中心教育理念达到一致;看似校舍很现代,很时尚,其实是一所未来学校的实践空间……
这所学校,就是“提雅学园”。创校团队希望,让教育回归本质,面向未来,实现“成为有光的人,指引自己、温暖他人、照耀世界”这一目标。
· 这是一所按孩子们的意愿规划的学校
创校之初,大家思考,该怎样设计一所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呢?他们想听一听孩子的心声。于是,几位博士把一群学生叫在一起,孩子们很“放肆”地袒露梦想:
第一,没有考试;
第二,要有好吃的;
第三,要有很酷的图书馆;
第四,要能到处去玩。
听到答案,博士们出乎意料,这些孩子“想得美”。但是,随着新学校规划一步步落地,大家惊奇地发现,这些美梦竟然都一一实现了:
——提雅学园没有传统考试,而是通过自己研发的“目标-经历-反馈”体系,让孩子、家长、导师们一起,持续帮助孩子进行成长性评估。
——这里有孩子们经营的咖啡馆,他们自主设计菜单,还有带科技感的无人超市。在每个学院的空间,有餐饮脑暴区;学校一楼西侧是一个很酷的书店,可以开发布会,举办演讲、论坛、沙龙。
好玩的就更多了,除了常见体育项目,生活馆,跨学科的各种活动,还有外出经历等活动,地点和项目由学生参与商定。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如果按照“学习是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去规划,就可以建立一所孩子们喜爱的学校。
· 这是一所有学院和导师的学校
提雅学园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代替了“行政班”。孩子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等选择加入不同的、哈利波特式的学院,而且学院内的孩子可以共建社区和社群。
学院制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让孩子学会沟通交往、制定规则、处理矛盾等,而混龄、跨年级、学长制等也将不断增强情感传递。所以孩子会以学院的方式住在一起,有交流,有议事,有研讨。他们会组织学院之间的PK,包括体育,戏剧等等活动。
提雅学园还设置了学院空间,存放孩子们岁月里最宝贵的东西。学生离开学院,若干年后回来,可以看到这个学院的过去和未来。
同时,每一位孩子都会有一位经过双向选择的成长导师。成长导师会与孩子们每周面谈沟通,交流兴趣特长、情感情绪、未来发展,并将目标阶段性分解,不断制定、实施、调整行动方案。
陈阳博士说:“我们过去认为只有正式化的学习,才是教育,生活化的学习不算教育。后来发现,学院生活、健康发展和导师陪伴也是学习,帮助孩子建立社会化存在,帮助孩子热爱生活。这才是完整的教育。”
“以学习者为中心”,老师办公室该在哪里?
作者 | 金朝辉
来源 | 中小学管理《温州瓯海:“以学生为中心”的区域校园空间重构行动与思考》
在浙江温州市瓯海区的中小学,行政楼、校长室、教导处不见了,取代的是“教师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等。这是瓯海区教育局重构校园空间带来的变化。
在启动场景改革之前,瓯海区教育局发现,校园场景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与人的情感连接基本没有——
一是办公空间独立。校级领导独立办公,与中层、处室脱节,造成沟通不畅和办公空间资源利用率不高,人际关系疏远;
二是师生沟通不便。教师集中在办公室办公,无法随时了解学情;
三是环境布置随意,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功能室、走廊、宣传栏、围墙、厕所等场所布置随意为之,成人化色彩明显,学生作品上墙不多。
如何重构校园空间?瓯海区提出了学生第一、去行政化、重心下移,并重构校园空间的原则。
——整体,兼顾教职工办公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兼顾学校管理团队、教师、班主任和安保值班人员的空间,体现场景的人性化;
——科学,办公空间融合,是所有行政人员融合一个办公室,还是按照工作线进行融合?学校不搞一刀切;
——新颖,从课程出发,指向学科素养培养目标,创建特色化校园空间,体现教育建筑的教育性、艺术性与引领性。
· 重构场景的举措
场景重构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视角,将学校作为整体学习场景进行设计,形成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课程化的开放空间。
场景融合的具体做法是,撤掉校长室,校长、副校长与中层干部按职能、职责实行融合办公,因地制宜设置办公场所,原则上不高于二楼;班主任和教师安排在靠近任课班级的场所办公,设立接待室和谈心室,方便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保卫、消防、值班、接待等多功能组合,留足安保值班人员生活空间,打造学校门口风景线。
腾移出来的办公室,改造成教师书屋、研修活动室、心理活动室、学生活动体验室等,实现充分利用。
温州大学城附属小学就取消了行政楼,副校级干部下沉兼任中层或年段组长,管理团队兼课和研究教学,用学校发展指导中心、师生发展服务中心、学校发展综治中心,取代原来的校长室、教学科研处、学生工作处、后勤保障处。
新组建的几个中层处室,合在一个大办公室,就近设置校级领导集体议事室,同时在旁边设置接待室,供管理团队与师生、家长谈话沟通时使用。
“把管理团队从行政楼搬到教学楼,不只是物理空间布局的变化,最直接的效果是办学者教育理念的变化。”茶山实验小学校长赵晓海说,这是一场场景革命,更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 教师办公重心下沉,师生关系有所改善
为缩小师生空间距离,学校将教师工作重心下移教室。任课教师兼班主任在教室办公,学生上课时,教师批改作业、备课;学生下课后,教师则与学生交流、聊天。
瓯海区实验小学张老师,是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原来的办公室在教学楼西边二楼,而班级则在教学楼东边四楼。现在张老师把办公桌搬到教室后面,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无缝衔接。
· 优化学习场所品质
对于已建学校,瓯海区通过再设计,优化空间,让学生随处可游戏、随时可运动、随心可学习。比如,让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空间打造,重组、转变和开发建筑空间及学科教室的功能,对走廊、区角、公共区域进行优化,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结合现有建筑形态,学校利用闲置空间、连廊、露台、体育馆、图书馆、餐厅等区域拓展成学生学习空间。
例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把原有的综合楼学生课外实践大厅,改造成课后托管中心,设置德育、家委会等10个校务服务岗,每天有值周教师与学生互动,拓展了学习空间,解决了困扰家长的接送问题。
对于新建学校,瓯海区提出不设行政楼,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不同功能的学习空间为主线,打造未来学习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数据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是提高学校建设标准,合理超前设计,体现基础教育小班化改革方向;提高教室建筑面积,探索建设阅读、展览、研讨、学习复合型教室;增加公共区域共享空间,采用非线型建设等方式,在走廊中穿插空间节点,让公共区域成为学生交流、休息、运动、阅读的复合空间;
二是打造创新型功能空间,将功能教室与普通教室比例提高至1∶1,功能教室结合课程设置,打造适应教育发展的特色功能室;
三是提高智能化、绿色化等建设标准,匹配未来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里的“颜值再造”
作者 | 杨浪浪(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
来源 | 2019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主论坛《杨浪浪:学校里的“新颜值革命”》
校园文化装修工程不是“颜值”,影响学校颜值的关键是教育与建筑的融合,它是一种有追求的学校建筑文化。如何将文化注入场景和建筑群呢?
一是重视功用。“重视公用”是人民小学建筑的第一原则。建校的第一栋学校建筑是风雨操场。风雨操场以数十根粗壮的树干为柱,茅草作顶,粗陋而简单,但对学校的意义非凡,人民小学学生体育运动从那时起就建立了风雨无阻的秩序。
二是美与坚固。卓琳校长主持修建了五星楼,典型的苏联式建筑,取材朴实,墙面带有夯土建筑手工抹灰的特质,给人斑驳的、手工的、比较旧的感觉,但又有视觉感和生态性。它也奠定了人民小学学校建筑的第二个原则“美与坚固”。
三是有意味的细节。创造校园里“有意味的细节”。我们把封闭的花坛打开,改为互动式“丛林乐园”;修建“映像童年馆”,突出历史与现实的碰撞;利用重庆地形,建造大跨度、高立面的艺术长廊,拉伸艺术氛围纵深;卓琳楼的民国风格还原了历史和文化。
遵循以上原则,我们修建了三所新学校。
2003年我们修了融侨校区,它仅仅是满足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2015年修建约克郡校区,尝试教育与建筑设计融合,强调建筑之于教育的功用,重视环境之于文化的价值;2018年,我们建成龙兴校区。它会呼吸,面向未来,支持学生无限的可能性。它以强大的交互性,将室内与室外、人与自然衔接,形成了会呼吸的建筑环境气场。
图:重庆市人民小学(龙兴校区)
龙兴学校地上和地面一共有17个建筑单元,没有两个是一样的。每个单元除了以功能性命名,都有物形昵称,比如乳白色的三年级楼叫“奶酪”;全玻璃外观的体育馆叫“Crystal水晶”;谷仓外形的五年级楼叫“西北仓”,它正好指向人民小学本部所在方向。
每栋建筑总有两条途径相连,一条见风雨,一条挡风雨,大量的宽阔连廊、灰空间,随时可以变化为教学和应用的场景。
大建筑上没有两扇相同的窗户,从建筑内部看出去的同一片天空和云都会被切割出不同的风景。因此学校也有了主题“因为窗,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天空”的发现性行为艺术交流活动,一个又一个的运营空间既开放又极具内在的逻辑联系。
在主导修建三所新校中,我们为什么津津有味去追求学校的“颜值再造”?有三个核心动力。
首先是好奇。我们要放下架子,去触摸孩子的心,触摸自己的好奇心。
在约克郡校区建设收尾时,我们发现一颗要移走的树上有个鸟窝,于是留下了那棵树。之后,我们又造了很多鸟窝放在隔壁树上。今年夏天,我们将巨大的树屋罩在了本部的黄桷树上,孩子们有了自己的“鸟窝”。在城市孩子已经丧失爬树能力的今天,让他们可以在大树上向鸟儿一样鸟瞰校园,打量伙伴。
第二是批判性思维。同高水准的建筑师沟通,学校没有太多话语权。为此,我们团队广泛学习建筑设计知识,遍访名校吸取营养,提升话语权,成功与高水准建筑师平等对话,加入我们自己的设想。
第三是创新。好奇心让我们不断尝试,于是有了人民小学龙兴校区。这所学校的出现,打破了所有人对学校颜值的想象。每一个来到学校的人都会讲,“天,这完全不像个学校”。
场景的浓度,决定了学习的浓度
作者 | 张莉(蒲公英教育智库联合创始人、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事业部总经理)
在移动互联时代,“场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事实上重构着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人与学习内容,人与技术工具,包括人与人的连接方式。
当学校空间展开场景再造,教育之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关系就从功能中被释放出来,也被托举起来,传统僵化的校园结构和分区被改变,越来越多的“非正式学习空间”成为多样化的学习主场,帮助学习者实现高兴趣、高创意、高频次、高维度的学习。
每天,我们行走在校园,会发现校园的道路覆盖面积,占了学校空间相当大比例,能不能在道路上做文章呢?比如用彩色沥青做道路指向标,起导向作用,或者设置校园的跑动路径,同时将学科基础知识融入地面,一条经济、兼具学习与运动游戏的精彩之路即刻铺陈……
地板砖或者说学校道路,只是非正式学习空间的部分构成。在学校的场景概念中,有一个关键词叫“触碰”。当我们试图“触碰”学习者的神经,帮助他们更好地沉浸学习,高频学习时,场景设计就超越了传统界限,开始考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个时候,设计师团队的思想境界、知识构成,包括关于教育的价值体系,以及对跨界元素的整合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DETT教育设计团队曾经为一所学校展开校园空间环境系统设计,提出了一个“地球村”的概念——浓缩地球文明,以博物馆的展陈方式来触碰学习者。怎么破题呢?通过四条流线——时间流线、空间流线,星际流线、生命流线,来表达人类文明史的构成和演绎,站在人类文明高度,去思考整个场景。我们把这些场景内容放到学校里面,学生们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都会被这些流线问题或者知识挑战所深深牵引,在更广阔的视野上去驾驭学科学习,并形成对地球和宇宙、对人类与自然、对文化与科技的完整认知。
学习无处不在,科学而充满审美的场景设计,对学生大脑的“触碰与刻写”会带来巨大助力。可以说,场景的浓度,决定了学习的浓度。
比如,当孩子进入被精心设计过的图书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做很多事,不仅仅是阅读,因为图书馆为他提供大量线索,触发延展思考,让他意识到“我在这里可以获得更多,也可以挑战更多”。图书馆成为了一种复合型学习空间,一个综合型场馆,充满更多学习性、体验性、生活性和科技性。
在这样的场域里,不同的学习者,能够体验到不同的审美感受及内容表达,场景空间通过美学升维,实现了学习的泛在性。同时,随着以大、智、物、云、移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兴起,技术开始融入学习流程再造,得以大跨度地增幅场景效能,帮助学习者走向高频高创高感知学习。
今天,我们谈论“场景”,谈论技术,最终是在谈我们能不能洞察时代精神,能不能理解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无论场景和技术如何逐浪变化,都是一场以人的认知需求为中心的科学变革。
个性化的学校场景生态,是以人为逻辑、以体验为核心、以连接为中心、以学生社群为最大公约数的学习环境。今天,我们判断一所学校能否进行产品迭代,能否快速形成一种教育主张,很多时候是看它对场景的定义能力,也就是“场景力”。
好的学校“场景力”,是以人为核心的社群思路;而教育,则是忘掉教育,去思考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在新型的学习场景中,学生不再是学生了,而是学校场景的拥护者和建设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场景革命的主角,人,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