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好的教育是中西融合,但到底该怎么融合?


以下文章来源于EnsightEdu ,作者张楠

最好的教育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中西方讨论问题时不能一开口就论“中方”或“西方”,而要形成“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融合要破除“中西”之见。

沈茂德出任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以下简称“南外国王”)中方校长之前,在名声赫赫的公立学校江苏省天一中学担任校长24年,加上执教时间,深耕教育36年。

在天一中学的几十年,他的一系列成绩获得了全国教育同仁的关注和钦佩,并收获了“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等众多非常有分量的头衔和荣誉。

然而,退休后的他并不想停止对教育的探索,而是带着几十年的积淀来到南外国王担任中方校长。

在这所特别重视中西文化融合的国际学校,沈茂德渐渐悟出一套中西融合的系统思考。

• 中西差异在哪里?

• 融合为什么不容易?

• 系统融合怎样具体落地?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中西方讨论问题时不能一开口就论“中方”或“西方”,而要形成“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融合要破除“中西”之见。

本文分享沈茂德校长的系统思考。




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

放下所有经验,对教育寻根问道

从进入师范大学开始算起,我在校园里待了整整四十年。毕业后就进入学校,一直在重点中学工作,也见证并参与了我们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许多重大教育改革。

一方面,我为这些年的教育发展与进步感到开心,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教育仍然存在的问题,常有一种沉重的感觉,我还曾撰文《为何我们如此努力,却常常会感到痛苦?》。

2009年,我还在天一中学担任校长,创办了学校的AP课程中心,渐渐接触到了一些西方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能看到国际课程中一些高屋建瓴的认知。但我坚定不移地站在现实基础上来认识这些问题,我相信,理想学校不是靠宏大愿景的描绘来实现的,而是细节化的、渐进式的实践过程累积出来的。今天种一棵树,明天栽一枝花,十年后一个美丽的花园就形成了。优质学校形成也是一样的道理。

要想做好一所学校,需要关注真实问题。从公立名校到国际学校做校长,这种转变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对我这样资深的校长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经验,但进入国际学校,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放下自己的经验,配合外方校长共创新校,与外方校长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如此一来,我们最终发现,最好的教育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月亮特别圆”,其实不然,所有的西方理念在东方教育哲学中都能找到原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并且我们还找到了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差异:实际的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强调统一性、标准化,老师是权威,老师讲,学生听。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鲜明的三个特征: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

教师中心,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西方课堂则非常典型地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更多时候成为组织者、指导者、鼓励者。

教材中心,在学生学习内容上,我们有很严格的教材,“课本即世界”,拓展性是不够的;而西方教育更多是“世界即课本”,这是非常先进的。

教室中心,指的就是学习区域。我们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国际教育则有更多的社区活动、户外活动、学院活动、项目活动,这是让我印象很深的感受。

摸清症结后,我们在南外国王实行了三个根本性转变:


1. 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第一个明显的改变,会更尊重学生的学习节奏,更多关注成长,而非“成功”。

2. “小学科”变成“大文章”

第二个明显的改变,在中国许多学校里边缘化的小学科,像体育、音乐、美术、戏剧等等,在国际学校走到了课程中央,变成了大学科,分量很重的学科,这些课程更有意思,学生学得更开心。

3. 课外活动特别多

学校里有了很多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戏剧活动、社团活动,学校生活就丰富了,学生有了更多舞台,更有兴趣,也就更鲜活了。我把它称为“飞翔的蝴蝶最美丽”。

最终,我们看到了开心的学生,幸福的校园生活。“学生的笑容是灿烂的,眼神是明亮的。”每次陪同来校参观的校长们,他们在离开学校时几乎都会说同样的话。

1.png


促成中西融合的根本

放下对中方西方的界定

真正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求中国本土教师在国际学校中,首先要在教学方法、活动组织这些实践环节多向西方教师学习。也就是中西融合。

关于中西融合到底怎么做,三年探索后,我有这样三句话:

一、融合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二、但对所有国际学校来说,融合将是一种必然。没有真正的融合,就不会有高品质的国际学校。

三、中西融合程度可能决定了一所国际学校能走多远,能走多高。

先捋捋,西方教师有很明显不同于中方教师的特点:

教师管理方面,西方的契约精神很重要。比如招聘外教,合同要签订得非常详细,学校希望外教做的事情都要写进合同里,这样能避免日后安排工作的争论。

西方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很强。他们在学生面前常是一个生动的人,有趣的人,有非常鲜明的个性,没有中国教师的“正统”和“权威”形象,这对我们是有很多启发的。

同时,西方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非常尊重学生的个性。

而中方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应该承担建设学校文化的主要责任。一所学校的发展不是设计一套方案就能成功的,而需要常年累月的实践性优化。为什么?我相信,学校长久发展的真正力量是学校积淀的学校文化。这方面,外教的流动性就是个问题。文化建设还是要靠更熟悉中国文化、更熟悉现实问题的中方教师。

明白了这些事,还要找到中西融合实战中的难点:放弃中方西方的界定。

举个例子,宿舍管理,我一直主张要认识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投入足够的人力来加强管理。这听上去好像是一件很“东方”的想法,其实并非如此。最近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一位美国私立资深宿舍管理老师来我们学校交流,听完她的分享,我说这不是我一直在倡导的嘛——宿舍并不仅意味着一个学生睡觉的地方而已,而是全人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一直认为,宿舍可能是学生文化的集散地,从生活习惯到学术自律,再到心理、人格的发展,寄宿制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关顾中走向独立、成熟,形成“关键素养”的提升。而纵观国内外,其实优质学校在管理上是相通的。

如果在讨论问题前,双方首先要界定这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就会产生抗拒。我常说,不要讨论“这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而是聚焦在“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这才是融合的思路。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双语部一到三年级的孩子数学课到底要不要请外教来上?

要是框在中方西方这个界定里,那当然要双语教。可是从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想,如果我们发现在一二年级用英语学数学是非常低效的,不仅要学数学知识,还要记住对应的英语概念,我们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是不是要做些相应的考虑?这是值得讨论的。(注:目前南外国王的经验是分别有中文数学课和英文数学课,而不是在同一节课用双语教学)

那么,落到实施层面,中西应该进行怎样的融合确保融合成功?

第一,是最上层组织架构的融合。

比如外籍校长和中方校长理应是分工明确的,同时,也要互相理解、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对教师文化的引导,必须是中西方校长达成共识的语言。

中西方讨论问题时不能一开口就论“中方”或“西方”,而要形成“我们的学校”,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家校沟通方面,我们要善于听取家长的意见。

我们中国家长对于学术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在这一点上,外方教师需要面对和理解。而且应该相信,家校沟通是学校办学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大地上办学,外方校长应热爱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家长。

学校最近的家长会,我坚持让外方校长全程参与,这样外方就能清楚听到家长的表扬、批评和建议。

第三,教师文化的融合。

在中国,更多教师认同教育是一份事业,老师们身上总是背着一份很重的责任感;但很多国际老师角色认同上更多是职业,雇员、合同意识很强,8小时上班时间,下班后就是私人时间。

其实这两者是需要融合的。教师不仅是“合同制工人”,更应是“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发展的全面关顾者。这种文化需要引导,基础是学校管理团队要形成“我们的学校”的责任意识。

第四, 学生管理。

我们现在倡导,关顾体系和班主任体系的融合。

西方的关顾体系理念非常好,但对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宿舍生活中关顾体系的落实,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这就要中西方教师都接受宿舍轮流值班制度,跟学生们同吃同住,关注、关爱、帮助到每一个学生;中国的班主任体系在学生管理和学生成长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优质的东西,非常高效,但过多强调了管理与控制,所以我一直在建议,两者要融合。

第五,课程融合。

我们在中国大地上办国际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有严肃的规定,这是国家意志,一定是基于中国课程的。但仅有国家课程,那丰富性、校本性就不够了,所以要积极建设丰富的拓展课程。(注:南外国王的CCA [Co-Curricular Activity] 提供各种活动供学生选择,包括艺术,学术,体育和社区服务)

同理,国际学生基于西方课程,也要丰富中国文化课程,让他们更多感知、认识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的国际学校。

在南外国王这样一所国际学校的校园里,中西融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学校生活中,1:1的中外教师带来了不同文化。我们也鼓励不同年龄层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老师共同交流,互相学习。

学校课程设计中,有传统文化教室和中国文化周。

中国传统文化教室,开设了古琴课、茶艺课、中国诗歌赏析。还有戏剧课,以往国际学校都是百老汇的纯英文剧目,今年我们做了中国的《青蛇》。

中国文化周有春节联欢晚会、舞龙舞狮、糖画、剪纸、灯笼这种中国文化符号。还有升旗仪式,我们是全校一起参加的,外籍孩子们也要聆听中国国歌。

此外,我们也经常开展活动,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参观社区。

2.png



中西融合过程中

校长领导力如何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文化建设对中外校长的领导力也是一个严肃的考量。校长一个人往前走是容易的,管理几个人也是容易的,但是要引领这么多中外教师一起往前走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这对校长领导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将自己的心得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长要规划愿景。

我们现在的愿景是“融合中西方教育精粹,建立世界一流学习共同体,激励每个学生发挥最大潜能,终生受益。”

怎样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学校形成了三根支柱:学术保障、关顾体系、延展课程。

学术保障:现在很多国际学校不太敢提学术,感觉学术保障是很东方的,也有些学校提了学术卓越但远没有做到。其实国内外所有的优质学校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所有优质学校都以学术卓越为基础。

关顾体系:这个理念设计非常好,它要求我们看见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帮助每一个孩子。关顾体系的核心是导师制、学院活动和寄宿管理,但国际学校的教师来自全球,帮助每一位教师认识精深的关顾体系,形成全体化的关顾行为。这对校长领导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延展课程也很好,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但更大挑战在于,延展课程要在丰富性的基础上形成品质化,或者说校本化。

比如来自英国学校的赛艇课程,作为一门延展课程,它很有特色。所以从第一年起我就在盯,硬件设施都有了,老师、课程也要跟上,未来理想的状态还要形成一种牛津剑桥那样的赛艇文化,形成多支赛艇队伍,不一定要拿多好的名次,但这种参与感、荣耀感会激发孩子们更大的热情。

第二,校长要带领中外教师为实现这个共同愿景而一起共同努力,共创“我们的学校”。

这里面有两个层面:一是思维上要有“我们”这样的团队意识;二是为了“我们的学校”的自觉行为,我们是主人,而不仅是雇员。

把这些描绘性的理念变成具体化的实践,变成常规课程的存在,变成学生成长的存在,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这既需要校长的描述,也需要校长言行的感染、引导和推动。

第三,校长要有基于现实情境的管理能力。

管理的价值是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而不仅在于制定一个规范,形成一个文本。管理的真实是校长要能敏感可能发生的问题,形成工作预警;要正视已经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工作行动。在我们这里,西方的“议事制度”和中方的“分工合作”要有很好的融合。

比如,教师培训方面,有些外部的教师培训是有作用的,但是学校内部的成长型学习是更重要的。我也更喜欢基于学校的文化、基于真实问题的校本培训。并且,对青年教师而言,“师徒式”培训更重要。有经验的老师与年轻老师的关系,是手把手的带领,有点像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一个办公室里,如果学科组长是格局更高、能力更强的示范者,他的言行,都会对这个学科办公室所有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年轻的教师也就会互相学习,钻研学科与教学法。但与此相反,如果一个办公室的带头人是充满抱怨、斤斤计较的,整个团队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士气低落。

所以对新学校来说,教师培训可能最重要的是文化建设。学校在设计整体教师培养的时候,基础是学校文化引领和一批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骨干力量之所以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3.png

作者 | 张楠

来源 | EnsightEdu (ID:EnsightEducation),图片提供: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