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学校内涵发展研究院 ,作者内涵发展研究院
信息时代,学习已经发生彻底的改变,面对新的局面,学校图书馆该如何定位?又该如何实现她的新目标、新价值?
12月4日~7日,由蒲公英教育智库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在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分论坛“学校图书馆的十二时辰”,围绕学校图书馆在时代进程中的新角色、新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几位嘉宾带来了他们鲜活而丰富的解决方案。
01 面向世界的阅读
沈敏(上海市日新实验小学校长)
阅读是学校最基本的元素,日新小学把阅读作为学校的根基。十多年的阅读探索,一直以课程研究来推进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课中开展阅读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的阅读主张和方法,将阅读推向了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
2003年学校成立后,就开设了每周一次的阅读课。2005年,聘请专家梅子涵教授进行一年10场的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系列讲座。从此,经典儿童文学走进了日新的校园,走进了老师们、学生们的心田。2010年启动修订日新的阅读书目,编写日新的阅读手册。十年来进行了3次书目修订,增设传统文化、数学、艺术、科技类书目。
2017年开始面向世界的阅读探索,开展全科阅读、跨学科合作,由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执教,分别从古典文学、绘本阅读、艺术鉴赏、戏剧创作等维度引导学生进行解读,从最广的视角再度出发,探索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的新背景下,实现面向世界的阅读。
02 图书馆之生态重建
朱轶楠(南京新书院悠谷学校副校长)
朱轶楠说,我们认为图书馆是可以生长的。在动态过程中,图书馆渐渐发展了新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与课程和社会环境之间产生更紧密、更丰富的关系。
悠谷学校的图书馆叫做“敏于行图书馆”,一方面让图书馆自由生长,另一方面将课程与生活结合,通过“行学”课程将“知识点”激活、关联,并驱动孩子主动学习。行学课程以“行学指导用书”“行学手册”“行学计划书”等书面文档为支架,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孩子完成项目。
在悠谷的校本课程体系中,“行学天下”是“大阅读课程”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是阅读,行走更是阅读。孩子与老师或家人一起,在行走过程中留心观察、积极探索,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形成通路,这个过程就是行走和阅读相互驱动的过程。
比起能提供图书,图书馆的使命早已发生转变:要能提供乐于阅读的环境;要能激发阅读兴趣;要能引发创意之灵感;要能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要能助力实践梦想……
03 梦想中的图书馆
张晓婷(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图书馆老师)
学生在校时间课时是相对固定的,学习的内容却越来越多。从站在完整的人的基础上设定的目标,学科体系的鲜明界限又将其割裂。如何让老师们从一节节的课堂中跳出来,从“相邻洞穴”的教室中走出来?
中关村第三小学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超越班级授课制“班、课、时”的局限,建立一个开放生态的大课程。由“课堂 - 单元 - 学期 - 学年…… ”转变为一个科学且专业的学习链条。由班组群、大课、项目学习去实现。
我们追求“真实的学习”,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习得交往的能力、良好的品德、积极行为。
“梦想中的图书馆”正是这样一个中芬合作项目,由中国99名五年级(10-11岁)学生,四名不同学科的老师与芬兰26名四年级(9-10岁)学生,一名全科老师,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共同完成。
04 我和《我的图书馆课》
赵敏(合肥望湖小学图书馆主任)
赵敏老师的发言极具代表意义。从前我们只有图书馆和管理员,现在为什么需要图书馆老师呢?图书馆课程是什么、怎么上?
如赵老师说,信息时代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
• 让学生学习基本的图书馆利用技能,让人找到书,也让书找到人。
• 解决学生在收集、选择、使用信息过程中的困惑。
• 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提升学习力。
• 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提高思辨和探究能力。
她和团队开发的图书馆课程,正在推动孩子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
05 从阅读走向美好——重新感知阅读活动
曹静(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图书馆项目主任)
在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最为核心的位置,是师生们最爱的 800 平方大图书馆,那是学校占地面积最大的“生态教室”,也是学校育人的 “学习中心”。这里不仅有优质的万册藏书,便捷的智慧管理系统,大量功能齐全、符合儿童思维和发展规律的阅读、教学、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精心设计的图书馆校本课程。各个学科、各个年级都设置了丰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带着探究性的学习问题走进图书馆去开始大量阅读、去钻研寻找、去研究交流。
06 在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找到学习的定位
罗希希(蒲公英书房学科阅读研究员)
随着教学范式从传统的传播式转变为建构主义范式,更加注重将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究过程,也更加注重学生自身对信息的探索、理解与建构,形成独有的知识体系。因此,未来学校图书馆将服务于这种新的教学范式,满足最新一代学生的需求与希望,由单一的馆藏借阅中心,向学习中心、协作中心、资源共享中心升级,去成为支撑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关键站点。
而成为这样的站点需要学校图书馆服务更多地向“智库型服务”升级,具体来说,可以从协作教学、空间设计、合作平台以及活动推动等方面综合发展。
07 与学科阅读完美相遇
吕俊(蒲公英书房学科阅读研究员)
阅读,尤其是围绕学科认知展开的阅读,应是所有学校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这个观点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也成为了共识,而如何建构和获取优质的学科资源,阅读如何与学科教学融合就成为了摆在各个学校面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吕俊的分享围绕学科阅读展开,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一些优秀的学科阅读读物,其次以案例的形式告诉大家学科阅读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