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构建校本特色课程,推动全体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育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应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2014年新高考改革以来,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浙大附中”)秉持“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办学理念,坚持“文化立校、课程育人”的办学思路,把立德树人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不断进行育人体系重构的变革性实践探索。2020年学校成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把特色课程构建与实施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推动全体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学校特色课程的构建

浙大附中成立于1947年,前身为丰子恺、潘天寿等贤达以“人格教育”为办学宗旨创办的明远中学。1959年隶属浙江大学,深受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的熏陶,“明远立人”和“求是创新”成为学校办学追求和目标。同时,学校坐落在西湖边,受西湖山水和文化的养润,具有西湖文化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特质。因此,明远文化、求是文化和西湖文化成为学校立校之源。结合学校办学历史、文化和特色,浙大附中将“人格力、学习力、健康力、审美力、实践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五力”为基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人格培养课程”“学术探究课程”“西湖情怀课程”等三大特色课程群。

(一)人格培养课程

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和个性,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加强高中学生人格培养,通过提供适当的教育和环境支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有利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基于学校办学历史和特色,重视做人的教育、完善人格培养一直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人格培养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尊重个性、注重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等,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格力。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人格教育为学校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目前,学校开设20多门人格培养课程,包括理想信念、诚信、中华传统美德、法与规则、国际关系、心理、劳动实践等7个类别,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是以思想政治课引领学生人格培养。学校不断深化思政课建设,思政学科教师领衔开发中华传统美德、法与规则、国际关系等课程,具体包括“孝与孝道”“诚信你我他”“中学生与法”“检察官说法”“全球冷战”等。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基地校”建设,利用学校周边“五四宪法”起草地、岳王庙、于谦祠、孤山、文天祥雕像等资源,开设了“走向法治”“走向清廉”两门精品特色课程。

二是通过校园主题活动促进人格培养。学校常态性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中华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晨会、主题班会、成人仪式、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校园主题活动成为学校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课程的主要载体。在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中,营造人格培养的集体氛围,完善学生人格。

三是在课题化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力。2000年以来,学校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符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的课题化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组成小组团队,带着课题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观察、调查、分析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这一实践课程,融合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人格力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术力和实践力,学生课题化社会实践成果斐然。其中,“杭州部分道路公交车斑马线让行中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直击斑马线”的专题报道,“气候变暖,与你我有关,给地球降温,你我他有责”获得杭州市“人民建议集体奖”。

四是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落实劳动课程,实现以劳育人。学校建有农业劳动生态园,每班负责一块田地,种植果蔬,体验劳动过程,并进行劳动经验交流、劳动成果展示。学校建立公益班级值周制度,每班负责一周的校园值周劳动,包括校门岗执勤、食堂就餐管理、早自习、课间操、学科教室卫生打扫等,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还结合通用技术木工课、金工课增加动手体验,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

(二)学术探究课程

学术探究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拓展,侧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秉承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精神,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学校开设30余门学术探究课程,包括学术生涯指导、科研、人工智能、机械设计、编程等五大类。

一是组织“大教授牵手中学生”项目。开设“浙大教授与学术人生”系列课程,主要从教授的专业背景介绍、如何做学问、如何理性看世界等三个方面设计。专业发展情况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科选择、专业选择和志向树立。教授做学问的亲身体会,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研究,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懂得勤奋学习、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如何理性看世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及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理性看世界,乐观看人生。

二是开展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跨学科理解。学术探究课程主要是跨学科课程,由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课程、基于真实情境的跨学科课程和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的跨学科课程等组成。比如,“求新生物实验”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和整合生物与美术学科,使原本关联不大的两门学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菌培养来绘制彩色的图画,使生物学知识在美术活动中得到拓展。

三是重视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实现创新育人。比如,学校立足创新学生培养,开设“人工智能与Python编程基础”“北斗科普创新”等系列人工智能、机械设计、编程类课程。编程类课程“AI智能小车”,立足机器人学习,涉及物理力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学校设立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北斗创客基地、植物组培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实验空间,邀请院士和浙大教授等顶尖师资为学生开设“求是讲坛”等科技系列讲座。组织科技创新夏令营、创新科技节等活动,走进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等。

学生组装智能小车

(三)西湖情怀课程

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转变课程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坐落于西湖风景区,具有深厚的西湖文化特质。学校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发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学科学习能力。目前,学校已开发30余门西湖主题课程,主要分为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实践等五大类,融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于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力、审美力和实践力。

一是引进社会课程资源建立浙大附中特色课程基地。学校与中国茶叶博物馆、西泠印社、岳庙等合作建立10多个西湖课程基地,开展西湖主题学习。学校每周安排4课时聘请各基地教师来校上课,保证课程常态开设。比如,学校与中国茶叶博物馆合作开设“中学生创意茶艺”课程,与西泠印社合作开设“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丰子恺文画鉴赏”课程,浙江省博物馆为学生开设“文澜阁与四库全书史话”课程,杭州曲艺团为学生开设“杭州小热昏民间说唱”课程等。

二是利用西湖及周边资源开展特色体育课程和活动。固定的每天跑操、每周跑山、每年跑湖是学校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成为所有毕业生的美好回忆。学校还与相邻的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合作,在黄龙体育中心开设游泳、棒球、网球等11门体育选修课程,共同探索“体教融合”之路,促进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

三是利用西湖资源进行学科课程拓展和体验性学习,提升学生学术力、人格力和实践力。西湖情怀课程多为文学、体艺和实践类课程,将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展现了“西湖在课中,课在西湖中”的育人场景,也引导学生认识西湖、研究西湖、宣传西湖、服务西湖,并打造新西湖。比如,“西湖水质检测”专题研究,由西湖水样采集、西湖水样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单位参观学习等三部分组成。学生对西湖水样pH值、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Cr6+含量进行测定,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又如“西湖的前世与今生”,通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双重视角,向学生传播西湖文化,传承世遗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调查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相结合,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关注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西湖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条件和保障

(一)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让学生在社团课程中主动成长

学校现有76个学生社团,其中38个社团开设选修课程,纳入学校特色课程。比如,动漫社学生分成表演组、制服组等团队开展活动,进行动漫形象设计、服装制作、舞台展演等,学生在艺术鉴赏、绘画设计、手工制作、舞蹈表演、团队协作等多领域实现综合能力提升。另外,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灵感和营养,推出“中国画”“中国俑”“中国青铜器”等多个大型主题设计活动,以文艺表演、制作主题画册等形式呈现活动成果。

又如,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生命社的“校园植物笔记——花花世界”选修课,从认识校园里的每一种植物开始,为校园植物制作专属二维码名片。在生物学科教室培植各类特色植物,从育种到移栽,全过程实践,并在教学区布置“生命连廊”,将自己培育的植物移植为盆栽,制作为盆景。同时,学校开展“每月一节”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课程成果、体验学习成功的广阔舞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推进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

学习空间是课程实施的平台和有效载体。学校跳出“行政班教室+普通实验室”的传统思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室融合创新,将学科教室建设从教室内、校园内延展到教室外、校园外,再到虚拟空间,形成了立体多元的学习空间体系。

比如,学校美术组开展基于学科教室的学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项目化校本实践探索。美术组与化学组合作,在化学元素周期表单元作业中,开展融合兴趣特长的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践。学生制作创意元素周期表、创意元素时钟、创意元素卡贴,创作元素歌曲和音乐剧等,将科学精神、创意实践、艺术表现等结合起来。

(三)做好课程制度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实行特色课程选课走班制。学校成立学生选课指导小组,编制《浙大附中选课指导手册》,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学习计划。学校建立学生导师制,导师一岗两职:一是教学指导,二是班级管理。导师负责特色课程开发开设,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学分、成长记录等),还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并为每个学生建立管理档案,学段结束时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建立学分制,学校成立学分认定管理委员会,统一学分认定程序,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业过程、学习效果,并对学生在特色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作出评价。

(四)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需要丰富的资源系统支持,充足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保障。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建设适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育资源基地和学习资源系统。通过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研讨和精品课程评比,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能力。学校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人文与科学实践基地,引进大学教授和科技专家等专业资源。学校加强与社会场馆、实践和活动基地的联系,结成联合培养的资源同盟。

学校特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实践和体现。特色课程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增加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学校课程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生长点。

(申屠永庆 作者系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人民教育》2024年第2期,原题为《普通高中校本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申屠永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