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和名师一起指导学生读书
■“推动青少年读书”系列:阅·青春读书会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现代作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长篇童话。这部童话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叫王葆的男孩在得到宝葫芦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最终明白想要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认可,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不能不劳而获。整部作品以口语化的语言讲述故事,浅显易懂。夸张的手法,离奇的情节,让这部作品充满了幽默感。
《尼尔·盖曼随笔集》中有这样一句话:“未来取决于图书馆、阅读和白日梦。”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如何为学生搭建阅读的支架?如何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如何让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这是我作为“2023中国教育报阅·青春读书会”领读者试图解答的问题。
导读课:充分激发阅读热情
整本书阅读既要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又要为学生提供持续的阅读动力,还要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的落实都得建立在“乐读”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导读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呢?
(一)引领学生走近图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一课选自原作的开头部分,奶奶口中神奇的葫芦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文章结尾“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从“无所不能的宝葫芦”聊起,问问学生想不想要这样的宝葫芦?如果有了宝葫芦,想实现怎样的愿望?在学生畅想拥有了神奇的宝葫芦就拥有了幸福生活时,教师可以顺势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王葆有一天真的得到了宝葫芦,宝葫芦帮助他实现了哪些愿望呢?让我们到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中去一探究竟吧!以教材为引子,通过师生对话就巧妙地激发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导读《宝葫芦的秘密》时,教师介绍了作者的童年趣事及成就。一个常常和同学打架的调皮大王却深受大家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张天翼被称作“中国的安徒生”,还被童话大王郑渊洁赞誉:“这才是真正的童话大王!”怎样的作家才能获得如此殊荣?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自然会对张天翼及他的作品产生好奇。
教师还可以通过出示书中插图的精彩片段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先让学生猜一猜王葆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再出示王葆钓鱼时钓到宝葫芦的插图;出示精彩片段时,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片段,一是王葆心里想到的美食通通出现在他面前,另一个则是王葆下棋时棋子飞到嘴里的那一段。这样的“剧透”会让学生知道,宝葫芦不仅给王葆带来了幸福生活,还给他带来了麻烦,这就引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读其他章节的内容。
(二)协助学生制订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整本书阅读也不例外。在阅读前,教师要协助学生制订个人阅读计划。制订阅读计划前,可以让学生先测试一下自己一分钟可以默读多少字,估算一下读一页需要花多少时间。测试完毕再进行任务拆解,整本书有多少页,每天可以阅读几个章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明确每一天的阅读任务,确保阅读计划具体且可落实。
在领读《宝葫芦的秘密》时,根据21天完成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将阅读任务进行拆分,每天的阅读量定为两章并完成相关任务。学生的阅读计划既可以是普通的表格式,也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制订个性化的计划表。制订好计划后就得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阅读任务,可以通过打卡等形式进行每天阅读情况的反馈。
(三)指导学生运用方法
导读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给学生阅读不同书籍的阅读方法。比如《宝葫芦的秘密》是长篇童话,共四十一章,每读完一章可以回顾本章节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再提炼出本章节的小标题。阅读这类篇幅较长的书籍,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读完《宝葫芦的秘密》,可以梳理“宝葫芦为王葆做了哪些事情”,引导学生按照顺序将“变美食、变金鱼、吃象棋”等事件串联起来绘制成鱼骨图,这样学生就能理解王葆对宝葫芦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
整本书的阅读方式不同于课本中的精读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精读、速读、略读等多种方式活用到整本书阅读中,提高阅读效率。影响学生阅读速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回读,为了减少回读的次数,可以用指尖或笔尖划过一行行文字,划动的速度越快,阅读的速度也会相应提高。对于富含深意的句子,可以在语境中进行揣摩,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可以在此处做标记,读完这个章节后,可以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读到深有感触的内容时,可以在空白处批注,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书中有一些插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前先观察插图,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将读到的内容和预测的内容进行比对。没有插图的部分,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自己绘制插图,并让同伴猜一猜这幅图表现的是哪个章节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阅读基础和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给阅读水平不同的孩子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阅读进度较快、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提问或是设计阅读单,同伴可以带着这些问题或借助阅读单进行阅读,边读边思考。形式丰富的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兴趣,而不至于因为阅读方式的单调使最初的兴趣渐渐减退甚至消失。
推进课:活动推进阅读进程
整本书阅读持续时间长,学生容易产生阅读疲倦,因此阅读推进课是必不可少的。推进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生既可以交流在前阶段阅读中的收获,又可以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还能指明后一阶段阅读的方向。推进课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比如在《宝葫芦的秘密》的推进课上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一)评选故事大王。讲故事:学生在小组内将书中印象最深的故事复述出来,小组推选优秀代表在全班讲述,评选出“故事大王”。编故事:奶奶给王葆讲过哪些宝葫芦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续编。比一比,谁编的故事更有趣。
(二)组织学生辩论。课前,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宝葫芦为王葆做过哪些事情?课上,再组织学生以“王葆该不该留下宝葫芦”为辩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和主人公产生共鸣。
(三)人物我说你猜。课前,布置学生绘制书中人物图谱,并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概括人物特点,课上组织我来说你来猜的活动,读出人物特点让同伴猜一猜到底是书中的哪个人物。
(四)观影对比鉴赏。《宝葫芦的秘密》曾两次被搬上银幕,1963年版的《宝葫芦的秘密》更忠实于原著,2007年版的更贴近现代孩子的生活。推进课上可以布置学生观看两部电影,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个版本的电影。找出2007年版电影与原著有哪些不同之处,比较电影与原著中宝葫芦和王葆的形象有何不同。
(五)改写剧本排练。布置学生读完整本书后,筛选书中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改编成剧本、制作道具、挑选演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在阅读分享课上表演。
分享课:创意展示阅读成果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个体与作者的对话,学生个体差异决定了在共读一本书时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收获,当学生在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时,或许会与同伴的观点发生碰撞,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一)提前分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首先要完成分组的任务,并推选一位小组长。
(二)分类展示。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享,学生的阅读成果可以分类展示。影像类:学生可以将精彩片段的朗读、故事的讲述、课本剧的表演等内容录制成小视频在分享课上进行展示。图文类:学生阅读过程中绘制的情节思维导图、人物图谱、读书小报等图文类的成果,可以设计成展板,分类展示。
(三)做好评价。教师在设计和实施评价时,要以“让学生拥有广泛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断收获精神成长”的目标为统领,做好过程性评价。评价单既有从整体进行评价的,如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成果等,也有针对某类成果的评价,比如课本剧表演中的剧本编写、场景设计、演员表现力等。教师设计好评价单后,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延伸阅读。阅读分享课既是整本书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另一本书阅读的起点。读完《宝葫芦的秘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张天翼的其他作品,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类似主题的作品,比如《不老泉》。
导读课主要教学任务是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制订阅读计划,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为顺利开展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推进课通过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学生继续保持阅读的热情,还要通过师生互动,推动学生整本书阅读向纵深发展。分享课不仅要展现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果,还要能引发学生对整本书主题内容的深入探究。以上三种课型构建了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锻炼阅读思维,提升阅读品质,经历阅读过程,收获独特的感悟,让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
(作者系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2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28日第9版 版名: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