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将京剧作为艺术教育的重点,能够以京剧所凝聚的文化精粹,培育人的美好情感,提高人的鉴赏能力和文明素养,磨炼人的意志品质,提振精气神。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将京剧引入校园,形成了“京剧—文化—课程”紧密结合的良性循环,在以课程改革促文化传承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有利于在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过程中,多积累一份人文底蕴,多浸染一份儒雅之风,进而有效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艺术教育建设与发展。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夯实艺术教育发展基础
将京剧项目有机延展到校本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以合适的制度建设保障艺术教育实践有序推进。学校2004年将京剧引入校园,始终坚持“以京剧教育为载体,拓展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构建了四级管理体系,为艺术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建立四级管理制度,服务京剧特色发展。学校从校长、艺术主管、学校音乐教师、外聘专家四个层级,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形成了重在参与、脚踏实地、发展提高、真抓实干、齐心协力的工作作风。将探索“京剧特色引领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实践模式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点,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和各种京剧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喜欢京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建立层层动员、层层推进、层层落实的发展机制。学校把京剧团活动作为中心工作之一,除了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宏观管理外,还定期召开全校教职工集体研讨会和家长会,采取层层动员、层层推进、层层落实的方法,使每一位教职工以及每一位学生家长都能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起到的重大现实意义,及时总结亮点和成功之处,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行商讨,及时补充、完善、落实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学校始终坚持以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前进中的矛盾,用动态的眼光审视每一次活动,把握活动的主流趋势,通过每学年京剧团的活动工作总结,及时发现亮点和成功之处,反思问题和失误之处,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艺术教育积累宝贵经验。
以“金帆京剧团”为示范,推进艺术教育有效落实。学校京剧团在2008年被北京市教委首批认定为“金帆京剧艺术团”,2010年、2014年、2017年、2020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学校“金帆京剧团”有健全的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剧团的日常管理,并探索构建科学、系统、可操作的艺术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建有4个京剧排练厅,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用于添置服装、道具,聘任专业教师。每学期进行“小歌唱家”“小舞蹈家”“小梅花奖”等称号的评选,以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发展特长。通过《京剧团学生成长手册》对京剧团学生的学习、训练进行引导、跟踪与测评。
以“三进”为抓手,深化京剧艺术教育
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重在普及教育、分层培养和保持教育可持续性。为此,学校探索出了进课堂、进社团、进教材的“三进”教育策略,以及课堂与社团相结合、艺术与德育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课内外联动机制。
推进京剧艺术进课堂。针对小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特点,学校制定了《京剧校本课程纲要》,编写了相关校本教材,推进京剧教育在课堂的普及;在京剧教学中,通过讲、画、唱、演、做等手段和方法,分解并降低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在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京剧校本课,利用第一课堂,普及京剧基本常识、简单唱段;借助第二课堂,面向部分学生进行表演训练,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巩固与深化。
在美术类课程中,通过大量的化妆、服装、脸谱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区分京剧行当的人物特点。特别是在京剧脸谱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设色的五彩缤纷、构图的千姿百态、细腻的线条、勾揉抹的手法,以及性格鲜明、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鼓励学生创作脸谱,讲述寓意,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在语文课程中,学生通过欣赏京剧唱词,走近智勇双全的历史人物,知晓忠诚孝义的历史典故。在音乐类课程中,引导学生聆听经典的唱段,欣赏名家表演,学习数板、念白,鼓励学生开口演唱,进行片段演绎,强化合作意识,建立表演自信。
推进京剧艺术进社团。在普及京剧过程中,学校有计划有目标地发现京剧表演人才,通过选拔、考核等流程选拔学生进入学校“金帆京剧团”。同时,聘请专业教师,因材施教,进行分层培养,有的放矢地进行唱、念、做、打全套功夫训练。
目前,学校京剧团分为武生、老生、花脸、丑、青衣、武旦、花旦,老旦8组,每周训练4次,每次2小时,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给学生提供上台表演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锻炼胆量,增强信心。学校还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大胆创新,自创自编自导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红军不怕远征难》《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学生喜爱的京剧节目。
推进京剧艺术进教材。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学校先后编写了4套校本教材,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有《京剧》《走进京剧大观园》,在推动艺术教育持续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京剧》教材一套三册,共30万字,整套教材以京剧知识的普及为主,既可用于校本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学生的知识读本。《走进京剧大观园》约10万字,趣味性强,从剧目入手,通过欣赏剧目了解京剧知识,普及京剧故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三结合”,建立课内外联动机制。一是课堂与社团结合。学校在通过课堂普及京剧基本常识、简单唱段的基础上,利用社团活动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业提升,深化课堂所学,让课堂与社团有机融合。二是艺术与德育结合。学校每年组织京剧团专场汇报演出、艺术节活动,让学生通过观摩、体验了解京剧文化。组织学生去陕西西安、安徽黄山与当地学生开展联学活动,走进民族艺术博物馆、当地戏曲特色学校,建立手拉手学校,发挥“金帆京剧团”的辐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接受艺术的熏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做到艺术与德育有机融合。三是学校与社会结合。学校与湖广会馆、梅兰芳大剧院、北京戏曲博物馆、中央电视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到这些单位参加活动,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展示舞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每年还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使学校与社会有机融合。
以提升内涵为落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德育与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以京剧特色为切入口,打造课内外一体化平台,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促进艺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一方面,任课教师认真学习落实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进行民族非遗培训,提高教师对非遗的认识,通过非遗公开课促进以“京剧”为主的非遗课程与多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构建打下良好基础。
从感悟文化传承精神入手,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途径。一是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相关的传承故事,寻找与学校文化相通之处。二是从第四套京剧教材的京剧故事导入,通过名段赏析、戏词解读、艺术流派、名家名角、梨园百科、研学探究等板块,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了解京剧的文化内涵,体会京剧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共通之处,加深学生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三是通过传承人为京剧社团学生讲述“京剧”传承故事,让学生体会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工匠精神”,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多彩的京剧元素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京剧”特色,强调京剧的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是暗示性的情感教育课程,学校大力开发了学校的楼道文化,通过走廊、大厅、楼层的文化建设,增强环境的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加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设计了京剧墙、京剧画廊、京剧小舞台、京剧橱窗,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树立了学校的新形象。各班还定期以京剧为主题出墙报、展板,引导学生在资料的收集、遴选与整理中了解京剧。同时,向学生征集与京剧文化相关的各班班牌创意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学生作品丰富校园生活,增强校园传统文化底蕴。
以丰富的文化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方面,以展览、展演的形式展现学校文化特色。学校定期开展京剧知识讲座、竞赛和京剧启蒙阅读、京剧人物绘画比赛,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组织丰富的排练与实战,通过创编校园儿童剧目、展示京剧团学生优秀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认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坚定文化自信。以学校艺术节、走进社区活动,以及校际、省际、国际交流等各类文艺活动为平台,通过听、赏、唱、演、论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大大小小的演出与活动,不仅向社会展示了西颐学生的风采,还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给更多的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真正使“将京剧融入素质教育”这一主题由探索迈向了普及。
京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有方法、有策略地将京剧项目有机延展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加强京剧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有利于探索以京剧为载体的艺术教育途径,丰富教育供给,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作者刘丽君,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10期
作者: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