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奔赴盛会 成都成就梦想


盛夏时节,生机勃发。

“天府之国”成都,迎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盛大开幕的时刻。

成都大运会,既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一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克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两次延期影响,成都跑出“大运加速度”,将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呈现一届“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大运盛会。

“成都成就梦想”,在成都大运会口号的邀约下,世界大学生运动员们共赴盛会,共谱华章。

学校体育蓬勃发展,学生选手奋发昂扬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见证着中国的飞速变化。

那是青春的回声——

2001年8月,大运会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在那届大运会上,一个个后来彪炳中国体育史的名字熠熠生辉。从大运会起跑,刘翔成为亚洲飞人;从大运会搏杀,姚明成为篮坛巨星;从大运会挥拍,李娜成为网球名宿;从大运会起跳,郭晶晶成为跳水皇后……

那年的北京大运会,充满着青春的张力,展露青春的激昂。

那是学子的光影——

2011年8月,中国与大运会在深圳相约。

从北京到深圳的10年间,“大运会回归大学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基本实现以在校大学生为主,非专业运动员的大学生开始占据相当的比例。男足完成了没有专业运动员出身的“纯学生军”目标,排球男女队则均为复旦大学校队。

那年的深圳大运会,充满了学子的热情,张扬了学子的风采。

时光轮转,12年过去,中国迎来与大运会的又一次握手。

当今的中国青年,正以更加昂扬之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中国的学校体育,制度更加完备,发展更加蓬勃。

一系列政策蹄疾步稳,勾勒出中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构建起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四梁八柱;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将体育教育摆在核心位置;

教育部出台《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让更多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指导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的发展,进一步扩充选拔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人才储备——

回顾本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的成立历程,“大运会回归大学生”的理念继续彰显。今年4月至5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先后组织游泳、跆拳道、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11个项目的选拔赛,共有来自全国279所高校的1753人参赛,总比赛场次达到1739场,比赛中的佼佼者结合国家体育总局选派的具有学籍的运动员,组成中国代表团运动员大名单。

学校体育的发展,更加夯实了大学生运动员参与顶级国际赛事的底气——

武术运动员、成都体育学院大学生曹茂园将参加男子南拳和男子南棍两个项目的比赛。“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身为一名武术运动员,我非常骄傲。我们训练很扎实,我对自己很有信心!”

中国古籍有云:“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趋”者,意为健步如飞,形容青年人体力充沛、精力充足。

在接下来的12天里,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们,将在汗水与激情中向梦想冲刺。

攻坚克难恪守承诺,齐心助力运动盛会

大型体育赛事筹备工作历来艰辛烦琐,成都大运会两次延期,更是考验参与其中的各方。

因势而变、攻坚克难,整个筹备期间,有关方面始终坚守对国际社会和世界青年大学生作出的庄重承诺,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成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

7月22日,位于成都大学校园内的大运村正式开村。大运村依托成都大学现有校区和建设发展规划,新建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实训楼等单体建筑22栋。陆续入住的运动员们,惊叹于大运村的温馨环境、科技魅力。

干净舒适的居住条件,便利齐全的生活设施,绚丽多彩的巴蜀印记,随处可见的智能设备……看着眼前的景象,巴西代表团成员阿曼达·迪尼兹惊喜连连,对即将开始的成都大运会充满期待。

大运村之外,49个全部符合国际比赛标准的场馆点缀成都。在这些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的场馆里,参加18个大项、269个小项竞赛项目的运动员们,将为荣誉拼搏、为友谊欢呼。

赛场上,运动员绽放光彩,赛场下,运行团队一丝不苟。已全面到位的场馆中心运行团队,将无人机、机器人、AR互动等科技元素运用到体育展示和颁奖仪式中,突出科技文化特色,形成体育展示和颁奖仪式工作方案。

德国代表团成员约书亚·费恩斯坦说:“这对我来说真的是全新的体验,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印象特别好,大家都很热情,还有特别有意思的高科技产品!”

场馆星罗密布,来宾数以万计,一届大赛的顺利举办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永远是人群中闪亮的星。

作为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最早投入运行的单位之一,成都大运会注册中心49名志愿者在60多天里,协助完成8万余张相关证件的质量检验工作。

“作为最早上岗的大运会志愿者中的一员,我倍感幸运。”来自成都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杨丁瑜说,“每每想到自己在为成都大运会发光发热,满是干劲!”

“幸运”“发光”“干劲”,来自四川35所高校的2万名志愿者心中有信念、脸上有笑容、身上有力量,分布于各个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和场馆运行中心,履行“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的神圣职责。

借助大运会的东风,成都,正在成为志愿者之城——

自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成都市青年志愿者注册数量从67万增至139万,同比增长107%;新入驻志愿服务组织6300余个,同比增长190%;

遍布街头巷尾、车站机场的10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承担志愿服务功能,向世界传递城市温度;

800余支来自社会各界的城市志愿服务队、上万名城市志愿者为市民游客提供赛事咨询等专业便捷的志愿服务;

3000余名演职类志愿者在开闭幕式的场馆日夜排练,为在开闭幕式奉献出精彩表演全力以赴……

成都,将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志愿者们,将迎来人生的精彩篇章。

以赛为媒广促交流,倾情打造青年盛夏

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

文化多元、宽厚包容,成都以其鲜明的特色,会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创造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

2015年,意大利人李艾利怀着好奇,来到这里学习汉语言。从本科读到研究生,8年来,他已经深深爱上这座城市。

这个盛夏,李艾利将和中国同学们一起,穿上志愿者的服装,为世界青年们献上热情周到的服务,“希望各国大学生运动员都能在这里感受传统与时尚相融的魅力”。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世界青年的体育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都大运会以赛为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青年人沟通交流。

7月24日,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正式开馆,33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了900余件实物和8万余份文献影像藏品,令人目不暇接。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赞叹:“成都大运会博物馆是大运历史上首家在比赛开幕之前向公众开放的大运主题博物馆,是成都大运会重要赛事遗产,这一里程碑事件具有非凡的意义。”

将于7月29日至31日举行的国际大体联世界学术大会,设置主旨报告、开幕座谈会、传统体育文化展示、“专家对话——健康拥抱未来”交流活动和城市体验活动等环节。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本次学术大会组委会共收到论文5469篇,数量创历届大运会新高,共选录优秀论文1438篇。

成都熊猫基地、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大运会组委会精心梳理16个文化交流点位,推出“世界遗产经典之旅”“三国文化揽胜之旅”等11条精品体验线路。

大运村内设置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会举办10场“Be Together”主题晚会、“中国成都·公园城市”主题艺术展、“体育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体育文化展等活动,还将展陈2600件艺术作品,打造一场“丰富多彩、青春时尚、美美与共”的文化交流盛会。

“在这里,世界青年们将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巴蜀韵味。”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满怀期待。

2018年访问成都后,瑞典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斯文森一直盼望着有一天能够重返这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相信成都已经准备好举办一场世界青年展示体育才华和文化交流的盛会。”克里斯托弗·斯文森说。

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

当今世界,呼唤开放包容,期待合作共赢。

人们热爱体育,因为体育承载着人类对自身极限永无止境的探索,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

大幕就要开启。期待世界青年们顽强拼搏,祝愿世界青年们拥抱友谊。

这是属于他们的盛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