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芳 | 学校文化:学校打开自身的方式
原创:刘铁芳人文教育
2022-08-18 11:01
学校文化:学校打开自身的方式
——2021年11月2日博士生教育哲学课第四讲
我经常讲,思想是一条不断展开的路,“思路”是一点一点打开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你的思变成一条路。路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合一。也就是说,当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是跟着我们的主观想法走,甚至天马行空一点也没有关系,你先要把天马行空的那个“空”“行”出来,把你能想到的东西写出来。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其次,你要把这中间隐含的线索呈现出来,拎出主线,让思想变成一条路。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主题的提炼,以及由之而来的精神的跃升。所谓提炼,就是把引领你思维的线索上升到生命的高度,让生命跃升,让思想飞升,把格局打开。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去写作某一个问题,而且通过写作这个问题来思考如何做研究,最后上升到如何来生活、如何来生存、如何回到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三个境界、三个层次,这就是指向自我的哲学实践。哲学就是让我们不断地回到最重要的主题,回到事物的根本问题。这也就是我常讲的,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是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是首先是解决你自己的问题,促进自我的提升。真正的研究,是自我的磨砺和升华。做此研究之前的你和做此研究之后的你一定是不同的,因为你通过这个写作的过程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打开了新的你自己。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学习才会变成你的成长。做文科研究之所以强调“悟”,核心就是说你要把所学习的东西融入到你的生命之中。上个星期我到育英第三小学去帮他们提炼学校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我是如何提炼的以及我如何反思这个过程。
学校文化是内在地生长出来的
校长一开始想的理念是“为学生美好的未来奠基”。这个理念很对,也很好,但问题在于这个表达没有根,放在哪所学校好像都可以。它不是一所学校的理念,而是学校理念的思想依据。学校文化的提炼,有两个核心的原则,一是内在,一是生长,即内在的生长。“内在”是说我们提炼出来的学校文化必须是基于学校自身的,要有学校的根;“生长”是说我们提出来的东西必须是开放的、活的东西,是一个有机体,能给人以力量。人的发展其实也是这两个关键词,“内在生长”。这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发展都必须要基于他自身,要找到他自身的内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方向,否则,一个人的发展就是“被成长”。学校文化是“无为而为”和“有为之为”两个方面的结合,是“无中生有”。“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在场的却又看不见的东西。只有有心的人才能看到它,然后把它具象化,让更多的人看到它。这就是学校文化的建构过程。学校文化不是生搬硬造出来的,必须是从内在生长出来的,但是又需要梳理、引导。我们提出的学校理念,一定要是从学校里面内在地生长出来的,同时又要能够高于学校的现实,要能够体现引导性。学校理念是把特殊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体现一种张力。唯有有张力,才构成一种生长性。就一所学校建设学校文化这件事来说,学校文化是“(制)作”出来的;但是就学校文化立足于时代与历史、立足于自身背景而言,学校文化乃是生成的。
好的理念要从学校自身寻找着力点
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还要有一个着力点,有一个支点支撑起你的理念。假设你有“为学生美好的未来奠基”这样一个理念,你还需要一个着力点,把它转化为一个从学校中生长出来的理念,使它体现的是学校的精神,而不是一般的教育理念。具体到育英小学,学校文化的提炼还是要从“育英小学”四个字入手。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育英”。英,就是花朵的花蕊、事物的精华。我由此想到了一个成语:含英咀华。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一个含英咀华的过程吗?就是用心地培育英和华。所以后来我就围绕着英和华两个不断地想,从“涵英养华”扩展为“涵其英养其华”,又改为“涵其英展其华”。“涵(养)”,指的是教育是一个过程,我们要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让学校变成一个涵养学生生命的场域。但是,后来看到学校里女老师太多,只有两位男老师,阴柔太重,所以我想到要把这个学校文化提得开阔一点,于是就从“涵其英养其华”改为了“涵其英展其华”。学校一方面是要涵育菁英,另一方面还要展开这些菁英的精华,这是一个一合一张的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学校的目标就是“育英华少年,启美善生活”。“为学生美好生活奠基”的理念要往下走,落实到这个育英学校中来。“育英华少年”,具体地是通过学校的课程来实现,具体达到的目标是健体、尚美、崇德、智学、宏志。
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2010年在明德中学提炼的学校文化。他们当时提出了许多理念,其中有一个是“绿色发展”,当时我就想到了一个词,就是“明德树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呢?当然第一个就是因为这所学校本身叫“明德中学”,“明德”一词直接地来源于“明德中学”。第二个是来源于“绿色发展”,由此我就想到中国古语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当时解释说,“明德树人”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秉持“明德树人”的传统,即明德学校树人的传统。走进学校的校史馆,看到黄兴等人的照片,会感到我们这些人太俗了,太矮小了。当时的校长胡元倓先生提出校训“坚苦真诚”。“坚”就是要有目标,志向要坚定。有了目标之后,就是要吃“苦”。所以当时明德中学很注重体育,另外还有科学教育。“真”就是做人要真,这是对待自己;“诚”就是对待别人要真诚。“坚”是树立目标,“苦”是过程和路径,“真诚”是落实到人。胡元倓先生有一句名言,是当黄兴要离开明德参加革命的时候,胡先生对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事,是磨血之人也。”教育不要人流血,但是“磨血”,也就是说教育每时每刻都要人持续地付出艰苦的心血,这就是“磨血育人”。胡先生在那个时候就意识到教育是非常难的。如果你觉得当老师很容易,就说明你当老师还没有入门,你还没有能力意识到教育的艰难。 “明德树人”的第二层含义涉及到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几千年教育传统留给今天人们的有两句话:一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另一句话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原文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一个长远的事业,不能够求近效,一定要有远见。这就是“树人”的含义。“明德”是讲教育的目的,“树人”是讲教育的策略和路径。中国古典传统教给我们的就是以“明德”作为教育的目的,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明我们活在天地之间的生命之德。《大学》中讲“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是“止”?“止”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有一个目标。“缗蛮黄鸟,止于丘隅”,鸟儿都知道,飞累的时候要回到山岗的树上休息,所以人任何时候都要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这个归宿就是心的归宿。那人的归宿是什么?就是以“至善”为止。“止于至善”,就是任何时候都以至善作为心灵的归依。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入口处写了一句话,说你们来到这个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过有目的的生活。这句话是很对的。我们换一个说法,就是要立志。“志”就是心之所之,就是你的心要达到的地方,就是要有一个归止。回到中国古典教育传统,“明德”就是目的,就是“止”。“明德”是要敞开高明的德性,“亲民”是要走向他人。古人已经意识到,个人和他人从根本上没有办法分开。“仁”就是一个人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根本性联系,二人为“仁”。每个人自我的完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而是为了共同体的完善。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突出个人性是有它的道理的。我们看西方文化其实也是一样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讲到,一个人追求自身的完善之后,还是要回到城邦中。城邦立法,要保障哲人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城邦的利益,要回到城邦中。在《论语》中,孔子也碰到了一些高人和隐士,他们嘲笑孔子周游列国却不被任用,但是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就是说我们作为人,不能像鸟兽一样回到自然自在的生活,我们虽然知道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是依然要选择与人世为伍,所以才有“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明明德”是立足于个人的完善,“亲民”是立足于共同体的完善,最终是“止于至善”,以“至善”作为生命中最高的归宿。“明德树人”的第三层含义是落实到老师身上,老师要能够“明德”,才能够“树人”。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你如何让学生变得有文化?你自己就是一个应试的机器,你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整全发展的人?所以说,这就是我强调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好的原因。在《追寻生命的整全》这本书的后记里,我写到:“从孔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哲人教化的旨趣乃是回到人的自我教化。”我们最终会发现,哲人不能改变世界,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孔子从50多岁开始周游列国,回来时已经68岁了,他深深地感慨这一点,即他无法改变世界,只能退而求其次,改变自己。而孔子最大的成功恰恰是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他周边的人。苏格拉底也是一样。苏格拉底想要改变城邦,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改变雅典颓败的命运,甚至还被城邦处以极刑。但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侃侃而谈,把他的教诲留给弟子们,甚至把自己的死亡留给弟子们。他的死本身就变成了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事件。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是他的哲学,而他的审辩式思维的背后是他对城邦的爱——哪怕城邦不爱我,我依然爱城邦。接纳了世界与生活的现实,接纳了世界与生活的复杂性,我依然心怀热爱世界的初心,这样的人是真正包容的人,也就是把自己放低了。柏拉图从苏格拉底那里受到了启发,不再直接面对城邦,而是转向办学,在一个小范围里影响一部分人。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读懂了苏格拉底。让哲学直接面对民众,对于哲学和民众都是一种伤害。因为民众不需要哲学,不需要或者说不足以接纳哲人的直接教诲,民众需要的是生活。最终,一小部分人聚集起来,以闲暇为业,潜心学问,这就是大学的缘起。大学也逐步成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改进方式之一而服务现实,成为渐进地改进现实的不可或缺的人文实践。作为教师,我们要明三层德性:一是明人生之德,做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二是明教育之德,做一个懂教育的人;三是明学校之德,也即明了学校的精神是什么、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是什么。做到这三点,才能够“顶天”而“立地”——“顶天”和“立地”两者都是重要的,一个是追寻普遍的教育理想,让心智攀升;一个是考虑到学校的实际,让理想能落地。
启示:学校文化旨在打开学校生活的格局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之所以要做这件事,就是要宏阔办学的境界,让每一个细小的行动都有一个目标,都有一个“止”。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目标,我们就只是在做事,而单纯的做事只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疲惫,不能给我们生命带来充实和愉悦感,不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寄托。我们为学校提炼学校文化,其实就是给师生的心灵找寄托,就是给日常的学校生活提供境界,打开日常学校生活的格局。同时,学校文化又能够发挥其凝聚力,使学校的日常生活不至于零散而细碎,促进学校生活的自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