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折射在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上。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长久生命力的体现。学校领导者必须重视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重要性。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原校长卓立就提出“一流的学校靠文化……教育家靠丰富的内涵”的理念,倡导校长是“学校文化的符号”“学校的建设归根到底是文化建设”。只有深挖学校各项建设的文化内涵,提升品位,才能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周满生)
我认为,学校建设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强调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提高上,使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过分强调规模、经费、设备、校舍等物质环境的改变与扩张、文体和庆典活动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但如果仅限于这些,没有自觉、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可能流于形式,发展停滞。进入新时代,更要强调质的提高。
内涵发展要注意宏观战略的把握与微观策略的结合。这来源于学校领导者对教育发展规律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校领导者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思路,从战略角度构建有针对性的策略,还要脚踏实地,重视学校建设细节,努力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平台。
内涵发展要树立起特色立校的基本理念。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不断凝炼本校的育人理念、管理模式、办学经验,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使学校上升到新的、更高的水平。
内涵发展要强调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主要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应该有更多的创新性。要努力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是一所广受认可的、富有创新性的学校。学校强调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核心,突破相对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封闭的学校生活,从教育理念、学与教的组织形式、空间结构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变革。从一节节课入手,从师生对话起步,从教学设计开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调三个理念——好的学习关系会生长出良好的教学力;教学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节课;教师的主导性不应削弱。这些创新理念在该校得到良好实践,也带动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氛围空前活跃,学校品牌不断光大,有根有魂。
内涵建设要把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放在突出位置。要把学校教育与师生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上升到新阶段。教育要关注人,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内涵建设要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内涵发展要重视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目前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是领导更迭能否将好的学校文化传承下去?一所学校形成特有的学校文化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优秀校长要有尊重学校原有文化的胸怀,要树立长远的学校文化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自建校以来一直强调“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几任校长陶淑范、霍懋征、李烈、卢咏莉都把爱的教育的接力棒传接下去。该校倡导九大文化 ——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党员文化、校园文化。正因文化凝聚精神、塑造人格、传承文明,爱的教育精髓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通过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精神氛围,来促进健康集体舆论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不断进步,良好校风传统的长久维护,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湖湘学校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学校文化的专业设计,挖掘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注重推动学校的“软实力”与“硬实力”相结合,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