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名校的校园文化长啥样? - 湖湘学校文化研究中心

昆明大观小学 | 百年名校的校园文化长啥样?


最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

滇池湖畔、大观河边,五华区大观小学把观过去、观现在和观未来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呈现出百年名校的底蕴。

过去 | 百年记忆串起一段段历史

走进大观小学正大门,右侧即有一组立体浮雕的“观史知今”校史墙。

微信图片_20210629110000.jpg

1912年,“三光庵”成立义教学校,这就是大观小学的雏形。

而后,学校合并了在庆丰街财神殿、太乙庙、胜音寺的3个班,发展成为市立第23小学。

1936年,市立第23小学因建在大观街西北侧,毗邻从翠湖涌出,流向大观河之洗马河——运粮河边而改名为“大观小学”……校史墙下,大观小学校长马莹华正给学生讲述学校岁月的变迁。

微信图片_20210629110219.jpg

记忆是珠、校史是线,串起了一段段沉淀着的历史。

如今,大观小学通过“探寻历史足迹”“一分钟讲校史”等活动,把学校历史和如今的教育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同时,教师也会把学校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语文教师陈孟琼在向学生分享《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时,便引入了1949年中共昆明地下市委工委派地下党员赵仕俊到大观小学任教这段历史,让学生了解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以自己的母校为荣。

微信图片_20210629111618.jpg

现在 |“观文化”融入环境创设

依大观河而建、因大观楼而得名、借大观楼长联而国内知名,大观小学提出“以小观大,以近致远”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融入“观文化”。

微信图片_20210629111652.jpg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小观大,以近致远”~

教室外,一个缩小版本的滇池湖畔美景里,竖立着《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的雕像,成为课余时学生的好去处;“长联古韵”的小楼外,学生可以玩《大观楼长联》的填字游戏。绕过“杏林芳华”这片绿茵地,便来到了《大观楼长联》浮雕墙,墙上呈现出了长联里描写的滇池景象。

微信图片_20210629111745.jpg

《大观楼长联》也被搬进了校园~

学校镂空围栏上的篆书字体“大观小学”,“观过去、观现在、观未来”的墙壁文化,“观师、观生、观家”的楼道文化……丰富的校园文化正潜移默化改变着学生。学生们都说在玩游戏、看浮雕的过程中,已经能全文背诵《大观楼长联》了。

未来 | 搭舞台让学生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大观小学根据校园文化区域的不同,设置15个学生小讲解员。

微信图片_20210629111912.jpg

五年级4班的学生刘晓东负责学校校史墙的讲解,四年级1班学生贺蓝紫檬负责“长联古韵”,四年级3班学生莫丹瑜负责“杏林芳华”……一个个小讲解员犹如一座座桥梁,把校园文化和学生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刘晓东说,校史墙让自己知道了很多历史事件。

1938年,大观小学重新兴建。学校建成后,树碑留念。目前,这块碑现仍矗立在学校内。

微信图片_20210629112325.jpg

这块碑可是承载了不少历史噢~

“文化传承过程中,应该先把自己文化传承下来。”马莹华说,1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学校倍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学校深挖学校办学沿革内涵,以党建文化引领,以“致远”教育为核心,进一步构建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党建引领、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文化建设体系,有力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观小学文化建设围绕“百年大观、百年树人” ”以小观大、以近致远”核心概念,从“观楼明史” “潜心问道” “知行合一” “明德见远”四个方面对学校整体布局、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等方面重新梳理,使学校成为丰富孩子学习生活和展示孩子成长的舞台。

Baidu
map